认识余光中的人肯定不多,不知道《乡愁》的人必定很少。远在台湾的诗人余光中,虽然常来大陆,能亲见的人又有几何?但是,他的著名诗篇《乡愁》,不夸张讲,在海峡两岸是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乡愁啊,
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2011年4月22日,余光中在厦门出席会议,又即兴吟唱一首:
未来
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你来这头
我来那头
前后5首“乡愁”,一咏三叹。小时候、青年、后来、现在,诗人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同时展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邮票,对母亲的思念;船票,对妻子的想念;坟墓,对母亲的怀念;海峡,对祖国的眷念;长长的桥梁,又是对国家统一的盼望。“乡愁”,一步歩升华为民族之情,袒露出作者对民族团结的热切期盼。其实,余光中的这份情素岂止在《乡愁》中流露,在他的散文中也有强烈的反映和流泄。《听听那冷雨》,便是其代表作。文章如一首长诗,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字字句句都给人惊奇的意象。两千多字的长文,字字珠玑,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其中最动人心弦的几句。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文章一开头便将在冷雨中产生的单调感顺势行延对历史的喟叹。作者写雨,写愁,写离怨,但绝不惜那朦朦的愁云那蒙蒙的雨幕来晦涩自己的观点,他勇敢地涉足以让庸人怯步的政治湍流,有意识地让作品的社会意义美感价值经历洗礼和考验。
再听作者的倾诉: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赋予诗意的雨,传达出厚厚的历史感。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雨季。……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者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听、看、嗅、舔,作者的心灵全融入雨中。这些抒写,通过雨声,从心的深处流淌出来的思乡情怀,强烈地宣泄出作者身处台湾,不能回大陆的凄楚。初读,使人惊艳;再读,让人唏嘘;反复读,催人泪下。这种“乡愁”,与诗歌《乡愁》中传达出的“乡愁”,同样可以撩拨所有海峡彼岸的炎黄子孙思乡心弦。“乡愁”,其实交结着深深的爱国情怀,《乡愁》和《听听那冷雨》都是这份情感的汩汩流淌。“那片土”中的“乡土”,用哲学的语言表达,是中国社会的本质属性之一,决定了这个民族对土地的重视和珍爱。人们知道,大凡真爱,便不必讳言,无须掩饰。所以,我敢妄言,“乡愁”岂止在《乡愁》,《听听那冷雨》不也与《乡愁》一样在人心底掀起思乡的波澜吗?今天,虽然诗人理想中“长长的桥梁”还没有架起来,但,两岸的同胞早已经“你来这头,我来那头”。冷雨,再也听不出“凄凉”、“凄清”、“凄楚”和“凄迷”了。余光中曾戏称自己右手写诗,偶尔左手写散文。《乡愁》也好,《听听那冷雨》散文也罢,都让人们百读不厌,从中分明听到海峡彼岸同胞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