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
流淌在文字间的故乡情结
2014-02-11

――小议长篇小说《失贞》里的淮安元素

章侠

都说,一个作家成功的作品,一定会和他的故乡有着密切的关联,作家的笔触只有融入滋养他们成长的土地,才会获得灵气、生命和力量。亦如作家莫言笔下,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他的家乡山东高密。

日前比较火的,我国第一部拷问滞留海外的大陆留学生灵肉忠贞的长篇小说《失贞》。其作者文章就是我们淮安人。

除却小说优美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不谈,那么在她的这部作品中,是否也能找到与故乡淮安相关的元素呢?

出于好奇,我仔细阅读了装帧精美、还带着油墨香味的《失贞》。所幸作者没有让我失望。我发现,《失贞》中淮安元素还真是俯首可拾。

首先,小说主人公东方涓生长在 “运河边上的家乡小城(23页”;她的妈妈,一位大学教授,操着一口“苏北口音浓重的普通话(29页)”。这里若隐若现的让人感觉到主人翁就在我们身边,继而产生一种想读下去的欲望。

其次,气候和穿着。书中指出东方涓的家乡,是“三大火炉之一的江淮市(87页)”,还说,“在江淮,盛夏季节,即便夜晚,屋子里也像蒸笼一样闷热,所以江淮人习惯穿着大裤衩,摇着大蒲扇,在外面搭铺睡觉,直到半夜暑气散尽才回屋(87页)。”不需说,在没有空调的岁月里,我们淮安的老老小小都是这样度夏的。

还有,饮食习惯。说到东方涓滞留海外的原因,作者写道:“她的童年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她是喝着外婆用酱油和几滴麻油冲的“神仙汤”长大的(13页)。而这里说的“神仙汤”其实就是淮安这一带阳春面的汤料,三年困难时期,在那物质匮乏的岁月能喝上这样的汤,亦有做神仙的感觉了。更直白的,在书中,作者在北京造了一个叫做“梦淮扬”的餐馆,这里有东方涓最爱吃的软兜长鱼和炒茭白(65页)。这两道菜可是我们淮扬菜中的经典啊。接着,作者充满感情地借书中人物的嘴又强调:在家的时候,每年九十月份,长鱼上市的季节,妈妈总要为东方多做几顿炒长鱼。这场景我们多熟悉啊。

无需再罗列,仅以上几处细节描写,作者虽然没有像莫言那样直呼其名,只是直接或间接的描述了淮安的风物和习俗。也让我们不难看出,故乡淮安对作者的影响,已深刻于心,有意无意即会流于笔端。

文章出生在淮安一个普通教师家庭,她的童年、少年是在教师宿舍的大杂院中渡过,是喝着运河水,吃着淮扬菜长大的。正是淮安运河文化的薰陶,使她在工作之余,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所以小说所写的故事、人物、环境,及使用的语言习惯都充满的淮安的味道。让我们感到熟悉、亲切。

故乡是根,一个人无论她走多远,这根都会随着她延伸远方。文章现远居在加拿大的温莎小城,出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工作之余建了《温沙派》社区网站,并与淮安市民网链接,让加拿大与家乡淮安零距离的交流。并办了个公益组织“大温沙华人艺术学院”,不遗余力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家乡的运河文化。正如她在另一篇散文《故乡的印记》中所说:“不管离家乡有多远,漂泊多少年,在文化这个层面上,我永远属于故乡,属天中国。”

是的,在文章的小说中,我们也感受到流淌在文字间的浓浓的故乡情结和深深的故乡印记,借此文,我们衷心祝愿淮安这座古城对文章的滋养,会常润于心田,且享用一生。并期待着随小说在海内外的广为流传,淮安的特色文化及其风土人情为更多人了解、熟悉和向往。 

站内导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