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壁
从“双十一”狂欢看国民“消费之殇”
2014-02-11

一分钟1亿,一小时67亿,一天350.19亿!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已远远将美国著名的感恩节促销狂潮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和 Cyber Monday(网购星期一)甩在身后。“双十一”已然从“落寞”的“光棍节”转身成为“华丽”的全民网购“狂欢”。

然而,正如一句网络流行语所言,“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在“双十一”的疯狂背后,隐藏的是不可名状的国民“消费之殇”。300多亿的日交易额暴露的是国民购买力的释放畸形。根据商务部数据,2013年10月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21491亿,日均693亿元。350亿已超过10月日均中国零售总额的一半。网络上有一个更形象的阐释:“以100张百元大钞叠起来约1厘米计算,300亿元摞起来将达到30000米,超过3座珠穆朗玛峰累加的高度。”

实际上,类似于“双十一”这样的购买力“脉冲式”释放屡见不鲜,“平安夜”的购物长龙、出境游的“疯狂扫货”都不时地触动全球商界神经。而购买力的短时间、大规模集中释放是长期受压抑、缺乏有效刺激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国内消费品市场盛行的偏离实际价值的“标高”定价策略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无论是境外商家的“价格歧视”策略导致的进口产品价格虚高;还是境内商家奉行的“价格联盟”策略导致的商品价格“稳步同增”;甚至不良商家“伪打折”的“价格欺诈”、假“洋品牌”的“品牌欺诈”都严重干扰了消费者对商品实际价值和市场价格标准的有效判断,从而遏止消费行为的正常展开。其二,缺乏创新、个性和科技含量的产品设计,导致消费品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激发国民购物欲望。随着入世协议的不断兑现、境外企业的大量涌入,造成国内消费品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价廉而物不美”甚至“价廉物美”“缺乏区分”的商品很难满足国民的消费口味,尤其是正不断成长为消费主力军的“80后”、“90”后消费族群。其三,转嫁成本压力阻碍市场的正常发育,缺乏长远战略眼光。随着CPI上涨,国内消费品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成本上涨压力,然而一味地将上涨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并不利于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展甚至降低买方市场的活跃度。“双十一”的电商正是利用相交实体商家的成本优势而激发了这场购物风暴。但这种“断点式”的让利模式,并非长久之计,随着卖方的数量增加,其让利空间将一进步压缩;同时“断点”诱发的“非理性行为”对市场预期的干扰,并不利于买卖双方重新理顺关系,从而扰乱新的市场格局形成步伐。

“狂欢”之后总有“梦醒时分”。只有将“火山爆发”的“能量”合理分配,形成理性释放,国内市场的巨大购买潜力才能“静水流深”。而理性引导消费方向、形成理智消费习惯;科学分析市场细分、准确规划市场定位理应成为题中之义。 

                       

(顾尔笑)

 

站内导航
友情链接